众所周知,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是苏德战场,其战争规模最大,伤亡人数最多。
最终的战争结果是德军落败,欧洲战场结束,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局已定。
问题来了:
作为德国盟友,为何日本不与德国同时发兵,一起进攻苏联,把苏联打成“两面包夹芝士”,反而在1941年与苏联签订了《日苏中立条约》,转头跑到太平洋上去跟美国杠上了?
事实上,日本不是没想过夹攻苏联,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前,日本就已经先跟苏联干了一架,结果被揍的满地找牙,自此再也不敢轻易招惹苏军了。
这是怎么回事呢?
本期,我们就来聊聊那场把日军打出阴影的——诺门坎之战!
日俄矛盾——不可化解的死结
日本跟俄国之间的矛盾,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甲午战争之后,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《马关条约》,其中规定把辽东半岛等地割让出去。
沙俄得知后坐不住了,联合法国、德国一齐向日本施压,要求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。
沙俄这么做的理由大致有两个:
第一,日本吃相太难看,其势力膨胀于沙俄来说终究是个隐患。
第二,沙俄也紧盯着辽东半岛,日本想碰门儿都没有。
于是,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,但却也跟沙俄结下了仇。
此后,日本处处针对俄国,先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,联合英美将俄国在东三省赖着不撤的军队赶走,又与英国组成“新英日同盟”,共同遏制俄国的势力扩张。
这还不够,日本觉着,还得来好好“打一仗”。
1904年2月8日夜,日本偷袭了俄国在中国旅顺港的舰队,此次日本一如既往地不讲武德,俄军仓皇应战,损失惨重,日俄战争就此爆发。
此战打了一年出头,到1905年5月,俄日在对马海峡激烈的决战,最终参战的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,阵亡比约为41:1。
此战让俄军元气大伤,也让俄国看清了日本的强大以及自身的衰落,俄国知道自己已经摁不住日本了,于是在次年9月,在美国的调停下,日俄签订了《朴次茅斯和约》,俄国被迫将自己在华夺得的“势力范围”打包转让给了日本。
此战后,日本与俄国走上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。
日俄战争的失败,导致俄国本身就紧张的国内矛盾愈发尖锐,继而导致爆发了无产阶级起义,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。
而日本则转急速右转,成了远东战争策源地。
日本要扩张,俄国要报复,双方的矛盾依然不可调和。
1931年,日军发动了“九一八事变”,迅速占领了我国东三省地区,成立了“伪满洲国”,并且逐渐在东北地区站稳了脚跟。
苏联知道日本早晚要在远东地区搞事情,于是在1936年在外贝加尔湖安置了数个步兵师,1200辆坦克,1200架飞机,死死地盯着日本的动向。
苏联没猜错,日本的野心的确在与日俱增,同样在这一年,日本先后整理编写了两本册子,一本叫《帝国国防方针》,另一本叫《国策基准》,其内容要义总结起来就是——苏联是日本的首要敌人,必须先跟苏联打一架再南进。
为了执行这一战略,日本决定先小试牛刀,看看苏联的成色。
而苏联也想找个机会,看看日军的能耐。
张鼓峰事件——日苏的相互试探
1938年7月,日军跟苏军在东北省与苏联边界的张鼓峰附近交了火。
事情的起因大致是这样的:7月12号那天,苏联派了约40人在张鼓峰地区修建工事,这一地区的主权问题当时还尚存争议,日本认为苏联红军这是在挑衅,就派了几个宪兵去制止。
但日本自己都没想到,苏军真的是能动手就不吵吵,抬起枪就毙了一个日本宪兵。
事后,日本表示抗议,要求苏联对该事件负责。
结果苏联不搭理。
日本怒了,秘密集结了2万人,100门重炮,打算如日俄战争一样再来一场偷袭,给苏联一点颜色瞧瞧。
苏联也不含糊,早就在波谢特港沿线添了30余艘运输舰,并扩充物资。
7月29日,日军发现苏联又在张鼓峰西北的沙草峰修工事,便派一个小队试图驱赶,双方很快就从语言交流意见升级为物理交换意见,两边都在“摇人”,但日军到的更快。
日军将张鼓峰附近的步兵、重机枪、速射炮、步兵炮全推到了战场。
7月31日凌晨,在榴弹炮的掩护下,两支日军联队冲入苏军阵地,先后攻占了沙草峰与张鼓峰。
此后5天里,日军建立了战壕、碉堡、防空洞等工事,加强了防守,严阵以待。
苏军的支援呢?怎么还没来?
原因是下雨了,这群人还没到张鼓峰,那边仗都打完了。
斯大林听到这事儿气炸了,一个电话就打到了远东司令部,也不管这场仗到底会不会引起两国全面冲突了,就是一个字:干。
8月2日,苏军第118、119、120三个步兵团,如一群“莽夫”一样兵分两路朝日军阵地冲了过去,然后,就“送”了。
苏军死伤惨重,退出战场。
这次失利又给了苏联当头一棒,远东军司令布柳赫尔元帅冷静了下来,制定了更完备的作战方案,这次的配备是极为恐怖的:
海军随时备战,封锁海岸,陆上出动两个步兵师,一个步兵团,一个机械化旅,一个骑兵团,一个炮兵团,外加空中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共250架。
8月6日下午,雨停了,雾散了,苏军的飞机也出动了,轰炸机、歼击机飞龙“骑脸”,250门大炮炸的日军阵地地动山摇,随后步坦协同,汹涌奔袭而来。
虽然日军依托阵地防御咬牙坚持,但仍难以抵挡,3天后日本撤退,张鼓峰一带被苏军占领。
诺门坎战役之①日军不讲武德的偷袭
如果用一个字形容日军侵略的战术特点,那就是——“快”。
日军向来喜欢搞偷袭,通过出其不意的快速进攻迅速占领战略要地,掠夺资源,以战养战,一旦节奏慢下来,就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。
1938年爆发的武汉会战就是这样,虽然日本拿下了武汉,但这一仗足足打了4个多月,没了打速战的优势,日军就没办法以战养战,就会逐渐陷入被动局面。
日军将目光又朝北看去,张鼓峰之耻还历历在目,是时候向苏联复仇了。
同时另一个有利于日军的消息,当年那个让日军头疼的远东军司令布柳赫尔元帅,因为政治原因被秘密处决了。
这次,日本将目标定在了中国东北与外蒙古的边界。
日军发动战争的理由一如既往的没理由。
1939年5月11日,蒙古国几个警备骑兵在放牧,突然就被一小队关东军士兵开枪阻拦,短暂的交火冲突之后,双方停手。
本是一个小摩擦,结果却成了诺门坎战争的导火索。
两天后,日本又找了上门,这次是带了一支104人的骑兵和90人的装甲兵赶了过来,还从齐齐哈尔调了一大堆空军和物资。
不明所以的蒙古警备被哐哐一顿揍之后,放弃了抵抗。
经典保留节目——日式偷袭,还是熟悉的味道。
由于苏蒙签订有互助条约,5月20日,苏联叫了10多架战斗机过来帮场子,苏日两国在空中打了一架,伤亡不大。
截止到这个时候,双方还只是留在小规模的挑衅冲突,完全上升不到大规模战争的地步。
诺门坎战役之②亚洲第一次坦克大战
5月28日,日本关东军2000人组成的骑兵和装甲部队正要去哈拉哈河边找找蒙古骑兵,忽然见河水翻滚,石头跳舞,一回头发现:“怎么周围全是坦克?”
钢铁洪流地动山摇,装甲车在苏军坦克面前像纸糊的一样,日军哭爹喊娘,纷纷溃逃。
这回合关东军败了,修整一番之后,日军重整旗鼓,日本认为,上次被苏联搞的很惨是因为没把家伙事儿带过来,你们苏联不是有坦克么,我们日本也有。
6月20日,关东军第23师团的2万人全来了,还从司令部找来了70辆坦克。
日本不像苏联那样的资源大国,日本的钢铁产量相当匮乏,这70辆坦克可以说是日本压箱底的“宝贝”了,日军这次可以说是信心满满。
7月1日,6000日军又来到了哈拉哈河,前不久刚被揍的地方就是这里。
当他们正要占领高地时,又是同样的山崩地裂,地动山摇,枪炮声、炸弹声,地雷声大作,关东军小林少将赶忙招呼坦克部队出来镇场子。
日本坦克被拉出来的时候,小林少将都傻眼了,日军坦克站在苏式坦克面前跟奇瑞QQ一样,双方的坦克战像是小泰迪去找雄狮送死。
但,这些坦克都是日本的心头肉,少了一辆关东军都得在心里滴血。
战后一算,直接损失了30辆坦克,关东司令部赶忙下令把坦克部队撤出阵地,这要是再打下去,这些宝贝疙瘩全得当废铁卖了。
日军坦克不光质量落后,战术好像也跟不上苏联,人家苏联的坦克比日本的大一圈,怎么还比你更机动灵活呢?到底是谁在指挥苏军坦克啊?
日本一打听,把自己吓傻了。
指挥官的名字叫——格奥尔吉·康斯坦丁诺维奇·朱可夫。
诺门坎战役之③病菌战
“物理上”是搞不定了,鬼子打起了“化学上”的歪脑筋——病菌战。
7月13日,日本“七三一部队”向哈拉哈河里投放鼻疽、鼠疫等病菌。
日本的算盘打得很响,等瘟疫在苏军军中蔓延,日军再一举不战而屈人之兵,岂不美哉?
尴尬的是,病菌战的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,日军自己都不知道还有这回事儿,日军长官严令禁饮河水,也架不住士兵口渴,硬把带着病菌的水往自己嘴里送...
最终,1300多名日军死亡。
而朱可夫向来重视行军的卫生问题,早早地配备有输水水管,苏联士兵根本用不着喝河水。
日本这一手,等于把自己给坑了一把。
诺门坎战役之④日军陆军史上首次大规模炮战
日军有什么优势呢?炮多。
7月23日,8万关东军推着188门大炮对着诺门坎战线雨点般的狂轰,一万多发炮弹炸的前沿阵线遮天蔽日,能见度不足3米。
日本打仗向来是能省则省,吃饭都得舔舔碗边的,一次把这么多的炮弹扔给苏联,可以看出日军的无能狂怒了,这一万发炮弹就像日本心中的怒火一样炸开了一般。
正所谓“鬼子一怒,流血五步;慈父一怒,天下缟素。
”苏军这边一听阵地前沿没炮声了,立刻下令,把炮弹还给他们!你日军扔1万发,我们苏军3倍换给你们。
一时间,苏军每分钟200发的炮弹袭来,一片尸山火海。
跟苏军的炮弹相比,日军的炮弹威力跟打弹弓差不多,还暴露了自己炮弹的质量差,数量少。
一些步兵甚至还跑过来求炮兵:能别还手了行不,你这边扔一个那边扔三个,不嫌疼的慌?
诺门坎战争之⑤影响二战走势的战役
8月的战役就非常简单了,朱可夫带着10余万机械化大军单方面碾压日军。
日本尝试做了做挣扎,还叫了一波援军“葫芦娃救爷爷”,但还是被苏军追着打,日军几乎没有形成任何有效的反击,日本少将小林最终也切腹自尽了。
最终,诺门坎战役以日本陆军的惨败而告终。
之后,自知不敌苏联的日本,被迫与苏联签订了《苏日停战协定》。
因此在1941年德国发动“巴巴罗萨计划”时,日本不愿始终不愿出手,日本无法忘记诺门坎战场上碾压式的钢铁洪流,恐怖的瘟疫以及漫山遍野烧焦的尸体。
这场战役还带来了另一个蝴蝶效应,日本陆军是主张北上以苏联为主要对手的,但诺门坎战役之后,陆军就不好意思提这茬了。
而海军向来是主张南下以美国为主要对手的,于是,他们把目光看向了太平洋上遥远的海岸——珍珠港。